3月25日,正值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的好時節,“智慧中國數字能源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論壇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動數字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指導,《智慧中國》雜志社、國聲智庫、智慧中國大數據產業重點實驗室主辦,上海全應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安吉臨港熱電有限公司、山東正和熱電有限公司協辦。來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數字能源建設成果,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論壇由《智慧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趙嫣艷主持。
《智慧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趙嫣艷主持會議
能源革命,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體系是構建新型能源的關鍵環節,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抓手,對實現雙碳目標,保障國家電力安全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研究室原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書兵,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出席論壇,并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做了主題分享,為探索能源科技創新、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等方面提供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
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致辭并作主旨報告
徐東華首先對前來參會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分享了我國新型電力體制5-10年的規劃和布局,闡述了電力對推動我國能源轉型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作主旨報告
徐錠明在題為《人工智能與數字能源》的講話中指出,縱觀世界歷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人類能源的改革與更替。“為什么要搞數字能源、智慧能源?人類進入了以新能源技術為引領的新的工業化時代,這是全世界的基本共識。能源革命正在將我們帶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徐錠明的發言引來了現場熱烈的掌聲。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研究室原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書兵作主旨報告
楊書兵從地緣政治及中國所面臨的全球競爭局勢進行分析,闡述了中國在科技和能源領域亟需突圍的緊迫性。周大地則分享了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數字中國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聯動,以及能源轉型對數字化的一些重大需求問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通過視頻作主旨報告
周大地認為,“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和新型能源體系的建設會為數字中國開拓巨大的市場空間,也提出了一個非常艱巨且極富挑戰性的任務。”
擁抱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浪潮,打造新型能源體系
此次論壇,除了邀請到政府和能源領域的相關領導、專家從宏觀層面做分享以外,還邀請了奮戰在能源產業一線的專家和企業家們分享他們在各地的新型能源探索和實踐建設經驗。
山東省熱電設計院院長劉博發表主題演講
“這兩年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非常快,能源結構的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山東省熱電設計院院長劉博分享了山東省建設新型能源的成果,截至2023年年底,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達到8625萬千瓦,是2020年的1.7倍,占到總裝機比重的42.6%。“現在光伏、生物質和風電裝機分別是全國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目前山東已經建設了并網新型儲能300萬千瓦,也是穩居全國首位。”
浙江省能源監測中心一級調研員朱海燕發表主題演講
浙江省能源監測中心一級調研員朱海燕作分享了浙江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情況,并特別提到,2022年浙江省已經建成全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目前全省電網已經可以實現實時智能測算,未來的設想是,建立各行業的數學模型,可以實時推算出全省各行業能耗情況。”
上海全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建濤發表主題演講
上海全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建濤帶來“數智賦能+:打造熱電能源新質生產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熱電能源產業深度融合,通過構建熱電數字孿生模型體系,打造熱電能源產業智能自動、高效低碳的關鍵技術與實踐經驗。
安吉臨港熱電副總經理陳水泉發表主題演講
安吉臨港熱電副總經理陳水泉作為能源行業的企業家代表,以“安吉臨港熱電智能化升級實踐與未來發展展望”為主題,分享了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浪潮,與全應科技合作,實現熱電智能化升級的實踐案例。
智慧中國數字能源傳播平臺的啟動
論壇最后,與會嘉賓們上臺共同完成了智慧中國數字能源傳播平臺的啟動儀式。
為了響應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結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智慧中國》雜志社和國聲智庫聯合打造了“智慧中國數字能源傳播平臺”,將以中央媒體+新型智庫的智慧力量助力數字中國戰略,推動數字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期,還將開展“智慧中國”學習強國號、《智慧中國》會客廳全媒體傳播工作。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而能源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關鍵在于不斷加快能源科技創新步伐,尤其是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推進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龍騰盛世,智慧未來。《智慧中國》雜志社將攜手國聲智庫及智慧中國大數據產業重點實驗室,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在加強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全面推進數字能源創新應用、強化數字能源人才支撐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能源體系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推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助力數字中國建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