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參加“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的通知
各省(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局);各省(市、區)企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協會,各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會,創新創業中心,創新創業聯盟;各高校經濟管理(商)學院,各地方商會,各相關機構,各有關企業:
為了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決定,自2015年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年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簡稱“征集活動”)。該征集活動希望通過廣大創業者與眾多企業的積極參與,通過各級政府與相關單位的支持與配合,鼓勵創業,發展眾創空間;鼓勵創新,推進企業技術、管理和體制創新,推進低碳環保和節能減排,加快創新創業成果產業化進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成果征集、申報、推薦、審定和發布體系,形成征集活動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在年度中國眾創大會上予以發布。中國眾創大會由國家相關部委指導,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國家科技成果網、《智慧中國》雜志社、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主辦。在中國眾創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了年度十大“中國創新創業先鋒”,十大“中國節能低碳標兵”,十大“中國眾創空間典范”,十大“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十個“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先進單位”,十個“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優秀機構”,和“中國創新創業100強”,并發布了“年度重點推薦技術/重點推薦項目”。
今年,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聯合國家科技成果網、《智慧中國》雜志社等機構,繼續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主旨,組織開展“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以建設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雙創”平臺為抓手,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加大對創新型、勞動密集型、創業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對優秀創新創業成果進行總結、推廣。同時通過總結創新創業推進工作成效顯著的地方政府、園區、服務機構和眾創空間的經驗和做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和諧優良的社會環境,積極整合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
征集活動在廣泛征集創新創業成果的基礎上,我們將對各地推薦的創新創業成果進行審定,在”第三屆中國眾創大會”發布結果。“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分類如下:
“中國創新創業先鋒”(10個)
“中國節能低碳標兵”(10個)
“中國創新創業100強”
“中國眾創空間典范”
“中國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先進單位(政府/園區)”
“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優秀機構”
同時,基于落實《中國制造2025》總體戰略,我們擬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以及新能源和低碳環保等領域,征集“2017年度重點推薦技術/重點推薦項目”,居于國內領先及以上水平的技術/項目,在通過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專家論證、評價、鑒定后,我們將編入《2017年度重點推薦技術/重點推薦項目目錄》,入選目錄的技術/項目我們將在相應領域進行試點示范推廣,并優先推薦申報政府補助或機構投資,節能與低碳環保技術/項目還將獲得綠色信貸融資等。為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填報附件2)。
現將《“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流程及辦法》等材料印發給你們,請你們積極參與“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指導本地創業者、研發團隊和企業總結整理創新創業成果和最新技術、項目并推薦給我們,且按相關要求撰寫報送文字材料。
為加快創新創業成果和新興技術、項目的產業化市場化進程,提高核心競爭力,打造眾創服務工程和高端服務鏈,我們將通過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國家科技成果網、《智慧中國》雜志社、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及中國眾創大會等相關服務平臺,竭誠為成果申報企業做好后續服務工作。
1.實現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升級,推進中國裝備制造業快速創新發展。全面貫徹習總書記關于“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的指示,抓緊布局下一代互聯網,全面向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演進升級,支持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以及第五代(5G)移動通信的海量地址需求,服務未來網絡架構;落實《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整合優勢資源,實施創新驅動,基于IPv6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快速實現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力爭在2025年步入制造業強國隊列。
2.眾創空間和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加快創新創業成果孵化進程,實現創新創業成果與資本的有效結合,促進成果、技術和項目產業化市場化;選擇條件成熟的園區、企業或地方,依托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電子信息、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共同建立和培育一批以成果轉移轉化為主要內容,專業服務水平高、創新資源配置優、產業輻射帶動作用強的 “ 神州眾創空間”和“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為眾創空間和“雙創”平臺發展樹立典型;擴大創業帶動就業面,提高創業創新能力,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促進社會和諧。
3.促進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資源協同與供需對接。推動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的企業突破自身邊界,形成協同共生的產業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大型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客戶資源等優勢,通過大型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搭建創業孵化平臺和協同創新平臺等模式,加速創意孵化和技術成果轉化,促進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資源協同與供需對接,助力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4.新三板上市輔導及投融資服務。新三板是眾多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我們將幫助中小企業充分了解新三板市場,同時通過各種金融投資機構的合作,拓寬融資渠道,實現項目對接,加大對優秀成果、技術和項目的投資融資力度;對有上市需求企業做好上市輔導和推介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財務顧問服務。
5.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按照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信息消費和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通過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和“企業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基地”建設等,降低企業信息化應用門檻,完善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提高企業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水平。
6.國家專項資金和項目立項的申報咨詢服務。協助企業進行項目規劃備案并實施技術性指導;輔導企業編撰、修改項目可行性報告及申報材料;引導企業做好第三方認證;指導、幫助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企業申報國家部委專項資金,對所征集的技術、項目提供扶持資金,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
7.拓寬消費領域,促進消費升級。按照供給側改革要求,優化消費環境,以供給創造需求,以需求促進消費,充分發揮消費的多元化職能,拓寬消費領域,促進消費升級,在推進消費多元化同時,通過消費眾籌等途徑放大消費價值,使消費的投資等職能通過消費釋放出來,促進經濟發展。
8.服務成果企業服務地方經濟。通過沙龍、論壇、對接會等活動,多渠道多途徑拓展成果企業后續服務,同時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做好服務。在資金、人才、項目、市場等方面,幫助成果企業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聚合優勢,激活創新創業成果、技術和項目的潛在價值,促進成果企業快速成長壯大;鼓勵成果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特此通知。
附件1:“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流程及辦法
附件2:中國創新創業成果(技術/項目)登記表(可復制)
附件3: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基地自薦申報和組織推薦登記表(可復制)
附件4:政府、園區自薦申報和組織推薦登記表(可復制)
附件5:服務機構自薦申報和組織推薦登記表(可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