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北京,“精于工 匠于心——2016中國汽車業十大工匠評選頒獎盛典”在人民日報社報告廳隆重舉行。原中國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潘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等嘉賓出席頒獎盛典。
王瑞祥會長出席“2016中國汽車業十大工匠評選頒獎盛典”
王瑞祥會長為南京依維柯雍寧頒獎
王瑞祥會長為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金服元頒獎
王瑞祥會長為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襄陽工廠李勇頒獎
王瑞祥會長認為,“工匠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也是工人階級所堅持的科學態度、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精益求精的職業道德的一種具體體現。《中國汽車報》在汽車行業中評選十大杰出工匠,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了制造大國,而且在汽車產銷方面已經連續多年排名世界第一,也可以說我們已成為全球的汽車大國。但是,這樣的成績距離汽車強國、制造業強國、裝備制造業強國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其中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在于我國的汽車產品質量、汽車工藝以及自主創新能力還存在著一些差距,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也有待提高。以上問題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雖然我們能做、會做,但是做不好的事情還有很多,因此我們缺少工匠精神,缺乏精益求精的、嚴謹求實的、精雕細琢的工作作風。當前弘揚“工匠精神”既具有現實意義,也有長遠意義。
王會長談到:“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大力宣揚愛國情懷,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讓全球愛上中國汽車。第一,如果每一個汽車人都有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那么他們就會把工作和國家的命運與形象聯系起來,就會以一種自覺的、能動的狀態去工作;第二,還要靠榜樣的引領,加強工匠精神的培育,使更多的人具備工匠精神,只有讓‘工匠精神’來統領日常工作,才會展現很好的效果;第三,工匠精神不僅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也就是需要掌握本領,掌握一定的技術水平,而這需要汽車人加強培訓,加強崗位練兵,搞好以師帶徒機制等等,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學理論、學知識、練技能、長本事,真正成為工匠。”
王會長最后談到,只有工匠精神加上工匠技能,才會有更多的人真正成為工匠,我們汽車強國的目標才會及早實現。